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成文于2012年初,发表于《经济导刊》 2012年第2

 

表内资产规模迅速扩大,过度承担信用风险,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资本消耗过快,业务发展受限的困境

       中国政府对存贷款利差的管制,使得商业银行积极寻求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来获得利润增长;而中国经济快速的货币化进程,又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提供了充分条件。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一段“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商业银行整体上呈现出利润高速增长,贷款不良率稳定下降的局面。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入转折期,中国银行业旧有发展模式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一方面,由于金融市场充分发展,对资本流动的承载力逐渐增强,曾经保护商业银行发展的存贷利差,变成了促进金融脱媒过程的强大动力,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在中国金融资产规模中的占比开始出现显著下降;尤其在中国经济经历较高通胀的2011年,资金呈现加速离开商业银行体系的态势,个别月份甚至出现了整体上存款负增长的局面,多家上市银行的贷存比达到或者超过了75%。由于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贷存比不能超过75%的监管规定,这直接意味着银行的规模扩张立即陷入停顿,扩张资产负债表的策略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进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思想逐渐受到重视,并纳入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扩张资产负债表对资本消耗过大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根据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即便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都有所下降,商业银行仍然要根据资产的风险特征计算监管资本要求、并按比例计提监管资本。当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迅速扩张,同时又缺乏有效手段将其中蕴含的信用风险有效转移出去的时候,中国经济在宏观上就显现出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体系内的高度集聚。这时,商业银行自身的利润积累往往不足以补充资本消耗而必须一次又一次在资本市场上大规模融资,这也是造成中国上市银行股价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反过来,当商业银行的资本无法有效支撑信贷规模扩张,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会逐渐减速。

 

资产证券化是银行调整资产负债表的主要手段

       在资本不足、规模扩张受限的条件下,银行必须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方式获得利润增长。

采用转让信贷资产的方法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一来有损银行的客户关系,二来在全行业面临规模限制的前提下,也缺乏足够的市场容量来吸收银行转让出的信贷资产。因而这并不是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在银行的服务内容和质量没有明显变化的前提下,通过向客户收费的方式来增加收入,一来既会受到同业竞争的限制,又会遭到客户的强烈反弹;二来,相当部分的收费是银行通过向客户折让贷款利息的方式交换得到的,这实质上是银行客户经理在业务指标压力下,对收入在不同会计科目间的调整,总体上增收的规模效应不明显。

       唯一在体量上足以支撑银行利润持续快速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大规模地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并向资本市场出售,变依赖贷款存量的利差收入为依赖资产证券化流量的服务费收入,充分发挥银行相对其它金融中介具有的客户基础广泛、资金实力雄厚的比较优势。

       资产证券化一般是指银行将信贷资产(最常见的有按揭贷款,信用卡欠款,汽车贷款,项目贷款,或一般的企业贷款等等)打包,以卖断的方式出售给信托或虚拟公司等中间机构,中间机构通过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出售资产支持证券筹集资金向银行购买信贷资产形成资产池。资产池的本息收益在扣除银行的管理费用、中介服务费用外,用以向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者支付本息。资产池中的信贷资产到期后,银行还可以依据合同约定,将新的信贷资产注入资产池,形成永续循环。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的吸引力在于:中国债券市场总体上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债券收益率远低于类似评级的银行贷款利率。举例来说,1111月中旬,AAA评级债券的三年期收益率基本不超过5%AA评级债券的三年期收益率也仅为6.4%;而银行3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9%。而且,银行的内部评级一般远比债券评级严格,银行内部评级AA的贷款,按照债券市场的评级标准,往往可以达到AAA的水平。换言之,即便银行大规模地将信贷资产以证券化的方式出售,仍然可以获得1%-1.5%的服务费收入,同时又不必占用信贷规模和资本。

       从市场容量来看,截至201111月,中国债券市场信用产品托管量已经达到4.1万亿,其中1-10月新发行量达到了1.25万亿,交易量为20.6万亿。应该说,这样的市场规模已经足以在相当程度上容纳银行转移出的信贷资产。

推动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进一步提高银行资本利用效率

       一般来说,银行不可能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全部信用风险都转移出去,也不是所有信贷资产都适宜进行资产证券化,包括信贷资产信用风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等在内的信用风险仍然是消耗银行资本最多的风险类别。

       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控制信用风险的手段一般是采取按地区、行业、信用级别和单个客户(交易对手)分别设定限额和准入条件,并按照客户的风险程度(评级)确定价格(利率)。这种管理手段的问题在于,第一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不够敏感,回答不了低风险低收益客户是否一定比高风险高收益客户更有价值的问题。第二,忽略了信用风险的相关性问题,无法有效衡量和控制资产组合的风险收益关系:比如,高风险个体的违约概率可能由于与资产组合的风险走势呈负相关关系而比正相关的低风险个体更有吸引力。第三,对已经形成的表内信用风险无法进行积极管理,无法根据经济条件和资产组合状况,对信用风险进行动态调整。

       国外先进银行(比如摩根大通)的最新实践是对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所有信用风险以组合的方式进行集中计量和管理,并通过信用衍生产品将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它风险类别隔离开来,单独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对冲,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信用风险敞口合意程度的及时监控和动态调整;同时,基于强大的风险计量能力,也能够基于单笔贷款(交易)对组合的边际影响进行信用风险的准确定价。

       对于银行来说,能够采用这种先进管理方法的内部条件:一是银行内部交易(贷款)数据和客户(交易对手)数据在逻辑上实现了集中管理,二是银行具备强大的风险分析和计量能力,三是建立了对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进行交叉、综合管理的流程与机制。必要的外部条件则是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充分发达,以满足银行进行大规模对冲操作所需的市场深度和流动性。

       就中国的现实情况来说,静态地看,一方面商业银行体质不强:先进的管理理念尚未建立,风险计量能力孱弱,管理流程有待优化;另一方面,信用衍生品市场仅CDS(信用违约互换)刚刚引入,市场深度和流动性不足,更远远谈不上市场参与者的多样化和产品的丰富化。但是动态来看,信用衍生品市场必将成为一个蓬勃兴旺、利润丰厚的市场。

       一方面,信用衍生产品本质上是实现信用风险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的有效工具,它的出现和发展因应着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信用衍生产品是在OTC(柜台)市场进行交易,可设计性强,在交易规则方面受到的约束较少、灵活性高。从市场参与者方面来说,欧美信用衍生品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它们在信用风险的风险承担和收益偏好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是信用风险的多头,银行是信用风险的空头。从这一点来说,中国资本市场上有多家实力强大,投资和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保险公司,它们是商业银行在信用衍生品市场上天然的交易对手。可以说,发展中国的信用衍生品市场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备,只欠市场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这个东风。

而市场的先行者一定会出现!所有衍生产品在刚刚出现的时候,产品特征较为陌生,市场参与者较少,流动性较差,交易的买卖价差一般较大。此时率先进入市场,并在计量、风控和交易方面进行投资的机构,往往能凭借其市场领先地位获得丰厚收益。正是这种丰厚收益,必然会吸引市场先行者的出现。

      

       信用衍生品的出现不仅为银行对冲信用风险提供了有力工具,而且为银行在风险计量能力建设方面的投资创造出可观回报。

由于监管机关允许风险计量能力较强的银行采用内部模型计量风险敞口,并据以计提监管资本;而风险计量能力较弱的银行只能使用因子加成的简单方法计算监管资本要求。监管机关为了激励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增加在风险计量方面的投资,简单的因子加成监管资本计算方法往往更为保守(比如,仅在有限程度上承认对冲,而对负相关性较高的风险敞口的对冲效应则不予承认),相应的监管资本要求也较高。

在欧美国家,风险计量能力较弱的银行会寻找能力较强的银行(监管机关允许其采用内部模型计算监管资本要求)作为交易对手,通过信用衍生产品将风险转移出去,达到降低监管资本要求的目的。而能力较强的银行则在承担交易对手转移而来的信用风险、收取高额费率的同时,通过对风险敞口的积极管理,保持相对稳定的风险承担水平。这种交易实质上是能力较强的银行向能力较弱的银行输出自己的风险计量和管理能力。由于建立强大的风险计量能力和完善、优化相关的风险管控流程是一项耗费时日,投资巨大的工作,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这类基于监管要求而衍生出的信用衍生品交易需求因为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受到鼓励。

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接近、了解客户的比较优势,加强风险计量能力建设

       从更深层次考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要回答在包括存贷款在内的各种金融产品的相互间可替代性越来越强,各类金融机构的跨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如何顺应金融脱媒和金融市场大发展这样的历史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最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资本和风险的优化配置。在配置资本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如何将资金供需两面沟通、联系起来。从资金供给方面来说,存款产品相对债券、股票、信托、基金等其它产品已经没有任何系统性优势。但是从资金需求方面来说,银行凭借其广泛的分支网络和客户资源,有着相比券商、信托、保险、基金等其它金融机构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可以说,离开银行,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的资金需求是不可能以合理的市场价格获得满足的。所以从战略定位上来说,银行应该把自己作为将中小资金需求导向金融市场的渠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金融市场的另一个功能是实现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整个社会中各类经济主体对风险收益偏好的不同创造出了对风险进行再配置的社会需求,而将需求与供给相匹配的最主要工具就是价格;换言之,要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配置,就必须能够对风险进行准确计量和定价。就目前来说,中国还没有出现在风险计量和定价方面能够领先市场的金融机构,而率先在这个领域(包括计量方法、模型实施、IT系统、人才队伍和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的金融机构将在市场规则和价格决定方面获得话语权。人才、技术、系统、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以及市场话语权几个方面有机相连、互相配合,形成领先者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将给具有远见的战略家以持久的丰厚回报。

 

 宋啸啸

2012.2

 

话题:



0

推荐

宋啸啸

宋啸啸

8篇文章 8年前更新

金融行业从业人员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8篇
  • 文章归档
2015年 8篇